CNMG 12 04 08-PF
ap = 0.3 – 1.5 mm
fn = 0.1 – 0.4 mm/r
在钢件加工中,切屑控制能力好于其他槽形。
进给:0.07 – 0.5 mm/r。切削深度:0.25 – 1.5 mm。
工序:纵向车削、车端面、背车和仿形切削
典型零件:轮轴、齿轮,优先考虑的是优良的表面质量。
优势:轻切削槽形、低切削力,适合于加工细长轴、薄壁和不稳定夹紧零件。
局限性:切削深度和进给范围。
一般推荐值:与更耐磨的牌号 (如GC4215) 组合以获得最佳生产率;当表面质量
要求高和切削速度受限时,可考虑使用金属陶瓷牌号。
可能的优化:Wiper (修光刃) 槽形WMX和金属陶瓷牌号。
CNMG 12 04 08-MF
ap = 0.1 – 1.5 mm
fn = 0.1 – 0.4 mm/r
在不锈钢加工中,切屑控制能力好于其他槽形。
进给:0.05 – 0.5 mm/r。切削深度:0.1 – 3.8 mm。
工序:普通精加工工序。
典型零件:普通不锈钢零件。
优势:具有低切削力的轻切削槽形,细长轴、薄壁和不稳定夹紧零件加工良好的
补充选择。正前角槽形降低了积屑瘤形成趋势,可获得良好的表面质量和长的刀
具寿命。
局限性:切削深度和进给。
一般推荐值:特别适合于有高表面质量要求 (表面光洁度值和视觉光洁度) 的外
圆工序。
可能的优化:-R/L K (刀形切削刃槽形) 和Wiper (修光刃) 槽形WL。
CNMG 12 04 08-KF
ap = 0.15 – 2.0 mm
fn = 0.1 – 0.3 mm/r
灰口和球墨铸铁。
进给:0.08 – 0.35 mm/r。切削深度:0.15 – 2.5 mm。
工序:纵向车削、车端面和仿形切削。
典型零件:普通铸铁零件。
优势:具有低切削力的轻切削槽形,对于对振动敏感的零件和不稳定夹紧的零件
加工有许多优点。零件表面破碎的趋势最小,例如当车削通孔时。可提供更高和
更一致的工件质量。
局限性:在进给率和切削深度方面应用范围受限
一般推荐值:为获得最佳生产效率,可组合更可靠 (更高韧性) 的牌号
(GC3215)。
可能的优化:Wiper (修光刃) 槽形WMX。
CNMG 12 04 08-QF
ap = 0.2 – 2.5 mm
fn = 0.1 – 0.35 mm/r
低切削参数区域的切屑控制能力优于所有槽形。
进给:0.07 – 0.4 mm/r。切削深度:0.2 – 2.5 mm。
工序:纵向车削、车端面和仿形切削。
典型零件:通常用于钢的混合型加工。
优势:锋利的轻切削槽形可产生低切削力,适合于加工细长轴、薄壁和不稳定夹
紧零件。
局限性:切削参数 (限制了进给和切削深度)。应用范围比PF槽形低。
一般推荐值:在极轻精加工中优化断屑时,作为PF槽形的补充选择。当表面质量
要求高和切削速度受限时,可考虑使用金属陶瓷牌号。
可能的优化:槽形PF和WMX。
CNMG 12 04 08-MF
ap = 0.5 – 4,0 mm
fn = 0.15 – 0.5 mm/r
主要为钢 (加工软钢和加工硬化钢的补充选择)
进给:0.18 – 0.65 mm/r。切削深度:1 – 8 mm。
工序:纵向车削、车端面和仿形切削。
典型零件:钢制和不锈钢制的普通零件。
优势:宽广的切屑控制能力,适合于半精加工和精加工,在低切削参数区域具有良好
的断屑性能,粘性材料的补充选择。
局限性:切削深度和进给结合 (低于PF槽形)。
一般推荐值:低切削参数区域PF和MF(不锈钢)槽形的补充选择解决方案。
可能的优化:槽形PF、MF和WF。
CNMG 12 04 08-LC
ap = 0.2 – 1,5 mm
fn = 0.1 – 0.35 mm/r
加工低碳钢时,具有良好的切屑控制。
进给:0.1 – 0.35 mm/r。切削深度:0.2 – 1.5 mm。
工序:纵向车削、仿形切削和车端面。
典型零件:低碳钢零件的加工。
优势:降低加工过程中切屑干扰,使生产更长,停机时间更少。
局限性:切削深度。
一般推荐值:GC4215,用于钢应用范围的安全和可靠生产;GC1525,用于速度受限时
获得良好的表面质量;GC2025,用于具有高韧性要求的粘性材料。
可能的优化:Wiper (修光刃) 槽形WL。
CNGP 12 04 08
ap = 0.2 – 1.3 mm
fn = 0.1 – 0.25 mm/r
HRSA和不锈钢。
进给:0.02 – 0.25 mm/r。切削深度:0.05 – 1.3 mm。
工序:纵向车削、车端面和仿形切削。
典型零件:HRSA和不锈钢的普通零件。
优势:正前角的轻型切削槽形可产生低切削力,适合于加工细长轴、薄壁零件和不稳
定夹紧零件。已磨削后刀面提供了更锋利的切削刃。
局限性:切削深度和进给率以及切屑控制
一般推荐值:GC1105用于安全和可靠的生产或与更耐磨牌号S05F组合以获得最佳生产
率。
可能的优化:槽形23和MF。
TNMG 16 04 04 R-K
ap = 0.7 – 5.0 mm
fn = 0.14 – 0.3 mm/r
加工钢和不锈钢时切削非常轻快。
进给:0.14 – 0.50 mm/r。切削深度:0.7 – 5 mm。
工序:车削、车端面和仿形切削。
典型零件:不稳定零件、轴、轮轴和毂,优先考虑表面质量时。
优势:轻型切削、正前角槽形,产生极低的切削力,适合于细长轴、薄壁零件。
局限性:切削深度和进给范围。开放的槽形可能限制断屑能力。
一般推荐值:为获得最佳生产效率,可组合更耐磨的牌号 (GC4215),此外,为满足
高表面质量要求和当切削速度受到限制时,还可考虑使用金属陶瓷牌号。
可能的优化:槽形PF、MF和金属陶瓷牌号。